元气森林遭遇20多家饮料企业像素级抄袭
“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模仿再像,也不是统一来一桶老坛酸菜面。”看似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实际上揭示了盗版、仿制克隆、抄袭等乱象横生的山寨现象。前不久,新晋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官方发现:国内20多个饮品品牌对其进行模仿,仿冒案例多达上百起。从制造原料、加工工艺、产品品牌、外包装甚至宣传语都原封不动照抄,元气森林遭遇了“像素级”抄袭。
作为互联网创新型饮品品牌,“元气森林”成立的历史不过五年,这么年轻的饮品品牌,为何能获得如此被抄袭的“殊荣”?
元气森林相对很多传统饮料企业更加重视产品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时关注用户饮用场景痛点,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产品,重视互联网渠道、用户体验和粉丝经济。其推出的气泡水、咖啡、奶茶均是获得用户心智的超级品牌。
元气森林用超高性价比定位高端群体,将目标用户锁定在年轻一代,其独特的产品元素拓展了一条与现有传统饮品完全不同的全新蓝海赛道。
就拿元气森林的气泡水来讲,其研发的甜味剂使用了独特配料,甜度相对较低,溶解时有温和凉爽感。拥有糖的优点,却没有糖的副作用;气泡看似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关系着饮用者的体验。在视觉上,有气泡和没有气泡有着天壤之别,气泡让人们联想到啤酒、苏打水和碳酸饮料;触觉上,气泡水在嘴里,用户能感受到气泡轻轻爆裂的感觉。
模仿元气森林的配料,抄袭广告词和外包装,但那都不是正宗的元气森林。时代已变,产业在升级,用户认知、政策环境也在改变,模仿和抄袭只能是一条不归路。我国的版权环境、消费环境早已今非昔比,重视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主旋律;其次,年轻用户也越来越接受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也更愿意为品牌买单。
国内饮料业的抄袭现象,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元气森林树的是旗帜,抄袭者留下的是耻辱。但我相信,这个阶段并不会太久,随着越来越多类似元气森林的企业出现,行业越来越多注重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的“鲶鱼”企业出现,将推动整个饮品产业的持续创新和不断升级,推动着饮料市场走向成熟。
页:
[1]